南通市住建局以吴政隆省长专题批示精神和市委常委会第120次、122次会议提出的“全面推行分散农户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要求为指导,围绕“安全、达标、可持续”的批示精神,由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通市建筑质量工程检测中心,江苏迪赛恩市政环保设计研究院组成项目技术团队,在如皋市1.0版基础上,继续开展技术探索和示范研究。 本研究团队在南通市住建局指导下,克服研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在通州湾示范区住建局和三余镇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项目建设工作。最终选取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一社村一组作为本次试点工程实施地点,选取三余镇一社村一组30户为试点农户。 本次试点项目采用“三仓式厌氧反应器+波式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出水能够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T3462-2020)三级标准。
 
 
本次试点工作的技术特点为: (1)污水分质收集。将农户污水分为黑水和灰水,其中黑水为厕所废水或农户原化粪池出水,灰水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厨房污水、洗衣及洗澡污水,另一类为庭院洗涤水,根据各种污水的水质及来源不同,用管道单独收集。 (2)分段生物处理。通过对厌氧反应器进行分隔,对不同水质的进水进行分段生物 处理,黑水(厕所废水或农户原化粪池出水)接入厌氧反应器 1 号仓,灰水 1(厨房污水、洗衣及洗澡污水)接入厌氧反应器 2 号仓,灰水 2(庭院洗涤水)接入厌氧反应器第 3 号仓;厌氧反应器出水接入波式潜流人工湿地。 (3)污水综合利用。农户如有化粪池,化粪池中的粪皮和粪渣定期清掏,用于肥田;化粪池清液进入厌氧反应器 1 号仓,经厌氧生物发酵后的上清液可作为农户田园菜地浇灌肥水。农户若无化粪池,在接入厌氧反应器前,需设置预沉井,井中的漂浮物和沉淀物需定时清掏,用于肥田,预沉井清液进入厌氧反应器第一仓,经厌氧生物发酵后的上清液可作为农户田园菜地浇灌肥水。响应“厕所革命”,坚持发展农村绿色庭院经济,积极探索分散式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 (4)尾水生态补水。经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尾水可作为农户菜地浇灌用水,也可排入农户房前屋后的沟渠,对沟渠进行生态补水,提高其流动性,增加其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改善农户周边水环境。 (5)设备标准集成。为有利于后续推广应用,对主要设备(厌氧反应器、小型湿地)及配套设施(隔油井、采样井、预沉井、连接井、分配井等)进行了科学设计,实现了工厂标准化加工,集成化、装配式施工。 (6)专业规范设计。从设计角度需解决农村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本项目以此开展设计:污水分质收集,管道设计充分利用高程,合理设置配套设施(隔油井、采样井、预沉井、连接井、分配井等);根据农户周边环境情况,合理选址,优化设备设施设计,降低基建投资费用;选用新型厌氧生物填料,优化人工湿地滤料级配设计,提高处理效果;从处理与景观协调的角度,优选人工湿地净化植物。 (7)生物生态安全。避免将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灰水排入原化粪池等,提高厌氧发酵及灭菌效果,增强粪污农业利用的生物生态安全性;波式潜流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粪大肠杆菌,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8)建立运维机制。充分考虑常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气候、农户污水利用需求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运行维护机制,发挥长效作用。落实政府运维资金,日常管护建议纳入农村“五位一体”考核,定期开展水质监测,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运行维护。 2020年9月29日,南通市市委书记徐惠民赴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一社村试验点专题调研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会中强调要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南通经验。
  
|